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推进项目实施细则
依据“广州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关于印发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教发〔2011〕51号)的文件精神,为实现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向质量提升转型,推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特制定实施细则。一、工作目标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一)形成中职学校专业规划、建设的科学方法;
(二)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的专业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科学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三)引导学校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和创新性、对职业能力培养起显著作用的骨干专业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品牌专业建设;
(四)带动骨干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先进职教理念、能合理运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专业(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注入动力;
(五)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融入企业文化、行业要求和职业素养的学校核心文化,并被学生、家长、企业、社会所认同。二、工作策略
(一)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根据教育局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形成课程的申报、立项、建设、成果评审、激励保障的相关制度。形成科学管理、相互学习、扎实推进的学习型课程建设组织。
(二)开展广泛调研并聚焦问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立项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广泛调研。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分科建立精品课程的建设档案,跟踪并记录每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积累成功经验和案例。
(四)加强专题培训和交流。针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和研讨,及时引导教师,提升精品课程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展示推广优秀成果,为相同类型和不同类型专业的精品课程搭建有益的信息交流平台。三、工作内容及组织实施
精品课程建设分为申报、立项、建设、评审认定四个阶段,推进工作将重点放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一)指导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与立项。
成立以教研室教研员为核心的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指导小组。研究指导小组将根据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组织专家对学校申报的课程进行立项评审,评审合格的课程将正式立项为市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
(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市研究指导小组将组织各专业(学科)教研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中心组,指导和推进该项工作,以期通过对各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推动学校的骨干专业建设,逐步形成品牌专业。
1.学校推进立项精品课程建设。
(1)学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组要在全面规划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龙头专业、骨干专业,根据骨干专业特色与课程设置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方案。
(2)各立项课程建设团队要依据《指南》,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课程战略,选择适合学校、适合专业要求的科学的课程模式,确定科学的课程建设技术路线,按要求完成精品课程的建设,并提炼各项建设成果。
(3)学校要加强对市、学校二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统筹和管理,精心组织,切实提供人、财、物的有效保障,要大力支持、密切关注和严格督促各立项课程的建设工作,制定和保证各项相关支持措施。加强专业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力度,为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增强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
(4)学校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调动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凡有课程立项的专业(学科)组,学校要在教师引进、硬件建设、教科研项目、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建设成效突出的教师,在进修、晋职、岗位考核以及选派学习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p#分页标题#e#
(5)学校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各种教学研究,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实践和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学科 )水平突出、教学效果良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中职教研会对立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
(1)各教研会精品课程建设中心组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统一部署下,由理事长、教研员负责,依据《指南》的要求,对相关专业(学科)立项的精品课程进行研究,形成具体的指导方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各阶段的调研指导、成果交流及评比等各项工作;应学校提出的要求,帮助立项精品课程提炼成果;根据教研会的实际情况,建立专业(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档案,关注建设情况,并将精品课程建设档案提交市精品课程研究指导小组。
(2)在课程建设和指导过程中,要采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新理念、新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指导的重点分别落在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创新、课程建设技术路线、课型及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关键环节。要借鉴广州市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研究的成果,在建设中贯彻“工学结合”的课程理念,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开拓进取,使广州的课程建设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
3.全市层面的整体推进。
(1)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指导小组负责整体推进市级立项精品课程的建设,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督导和学习指导工作。努力提高精品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课程建设、教学实施的水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确保课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和要素在理念上统一、在目标上趋于一致。
(2)积极指导各中职教研会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工作,及时了解各教研会精品课程的建设指导情况,对于突出问题,如“工学结合理念下的课程模式”、“课程建设的技术路线”等问题,组织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培训课程开发技术,归纳提炼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确保精品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根据整体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做好全市精品课程建设的阶段交流会,推广成功经验。在教育局相关文件的基础上,为市级精品课程激励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
(三)评审和认定。
课程建设完成后,市研究指导小组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做好相关组织评审工作,确保精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为后期精品课程的立项、建设和评审积累经验。四、工作进程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进程依据我局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而定。精品课程的循环建设的轮次、申报立项及评审时间、课程数量等均以我局相关文件为准,指导工作力求同步。
(一)建立课程建设组织架构。
建立三级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架构。包括市中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指导小组、各中职教研会精品课程建设中心组和各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组,科学管理、加强联系,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1.市中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指导小组。
人员组成:教育局领导、职成处领导、教研室分管领导及相关教研员。
主要职责:推进市级立项精品课程建设,做好精品课程的申报组织、立项审核、建设督导、学习组织、成果评审的各项工作,并指导各中职教研会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
2.中职教研会精品课程建设中心组。
人员组成:教研会理事长、教研员及教研会骨干教师。
主要职责:依据《指南》的要求,研究、指导教研会相关专业(学科)立项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各阶段的调研指导、成果交流、过程记录等各项工作。
3.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组。
人员组成:学校领导、专业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及建设团队。
主要职责:按照《指南》的要求,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龙头专业、骨干专业,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课程战略,选择适合学校、适合专业要求的教学模式,确定科学的课程建设技术路线,按要求完成精品课程的建设,并提炼各项建设成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这一抓手,实现品牌专业的建设和学校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二)推进申报立项。
市研究指导小组每学年依
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做好精品课程申报和立项的指导工作。(具体时间以教育局文件为参照)
(三)调研指导。
市研究指导小组每学年依据精品课程的建设进程,按照每一批申报立项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周期,每学期对学校进行有主题的调研,关注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课程模式的选择和建立、课程建设的技术路线、课程的教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成果的提炼。从专业、课程、教学三个层面,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为学校提供及时的指
导。(具体时间将在教研室学期工作周程中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