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清华大学2019年招生宣传片《从一到无穷大》?[大学生招生]
感动,就是感动。
但是一时不知如何说起。
我是通过“自强计划”进的清华,所以清华的残酷,对于我来说,司空见惯。
我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甚至,在那个教育落后的地区,我是家里第一个高中生。
我感动清华向下看,引导学生思考大学意义。
但我哽咽如此,却又不知道怎么说了,于是翻出了上学期思修作业,或许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亲爱的自己:
你好!感谢你能在各种肝ddl和做数学题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倾听那十八年漫漫岁月往事,诉说这三月半以来的种种大学生活。
我们先约定,过去的,我说你听;未来的,你说我做!
还记得故乡旁潺潺流水的沟渠吗?还记得夏日里聆听悠扬的蝉鸣吗?我当然知道,你出生于农村,小时候,整日里活蹦乱跳于田间地头。似乎也是应该过着世代种田劳作的生活,过着外来人看来“悠闲”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方知生活的艰苦与不易。在工农业剪刀差的作用下,农民是很难在几亩地的收成中养活一家人的。自然,你成了时代背景中农民工的附属产物——留守儿童。从这一点看,你是不幸的,可这又不能仅仅称之为不幸,因为不止你一人,同村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可你又是幸运的,你的父母自己小时候没钱上学,初中毕业已经是最高学历。可却知道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爷爷和你说他小时候外出乞讨,浪迹天涯,忍受人间疾苦的故事,奶奶在你上小学时晚上和你一起去捡塑料瓶,父母外出打工,收麦子,过年才会回来的苦楚,都有意无意的成为了你好好学习的理由。在一个教育环境比较落后的小县城,高中以前,你甚至都不知道中国有一所大学叫做清华大学。现在听起来很可笑,可在当时,在你的印象里,又确实是那么的真实。十八年来,你不断地超越同龄人,有人说你聪明,怎么可能是这样呢?先天的营养条件和学习氛围就注定了起跑线的落后,与其说聪明,不如说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罢了。我知道,你很少哭,可是独自一人在宿舍、在六教、在紫操留下的眼泪,又有几个人能知道……
而现在,机会来了,现在是你表达的时间了。
初入清华园的时候,就觉得这园子有百般的奇妙,可转念一想,挑战又何尝不是更多。初高中的我,在闷闷不乐时会找同学老师聊天,排解心中的不快。可初入大学,在远离了故乡的熟悉环境之下,很难想象,一个第一次迈出**省的学子,如何在这种高手云集的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这,怎么能成为我逃避的借口呢?别人一道题可能几分钟就能解决,可我愣是要花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然而,不能因为这样而逃避现实。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完全不一样,高中会有老师催,家长催;在大学,只有自己的内心催,信念催。三个半月以来,我也逐渐适应了这种不同,所谓老师家长的监督,怎么可能会伴随一生呢?人生的价值更多的还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做好我自己,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我问心无愧。这三个半月以来,清华给予了我挫折,但也给予了我继续坚持梦想的希望。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能够处理好挫折问题的人,我经常鼓励自己产生一些积极乐观的情绪,也会在烦闷之时找最好的朋友诉说,也会去紫操刷个3000米阿甘重新让自己兴奋。我经常会想,自己十八年的苦难都能承受,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虽经坎坷,但也一路走来,有惊无险。我想,未来也一定是这样,在优秀的集体中,总免不了有一些人排在后方,这固然会产生压力,但这恰恰是我更加努力的原因。多少人想走进这个园子,没能成功,进入的人却整日怀疑人生,岂不是令别人笑话。我自不想成为他人的笑柄,我应将自己放入中国的潮流中比一比,当然,这是要在努力之后无愧于心的前提下。所以,我会在挫折面前给予一些心理暗示,这样,我不必太悲伤,也能化压力为动力。回首三个半月,恍如一瞬,实有收获。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十一为游客讲述清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也讲给自己听;第一次作为党课小组长,参与策划文案组织活动;第一次做PPT展示,面对台下优秀同学的提问,临场也能说个一二三来……
或许这就是大学,一个在逆境之中让我重生,苦难之中让我成长的地方。高中与大学之间似乎只隔了一个夏天,但在我的成长之中,综前文所述,不能不说是一次飞跃。
时间不会停滞,清华日晷上的针影依然移变,周期往返。
之前看到过批评阶层固化、高考考核方式、教育资源失衡等等导致出身贫困家庭、农村家庭的学子无法考上最知名的高校,高校内的农村学子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几。
这个视频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通过个人努力考入大学的人是大多数,拥有较弱文化资本积累的学生才是一所高校的大多数。请你来我们这里,看看我能够帮到你什么。
如果清华的这条宣传片能够成为爆款,或者已经成为了爆款,肯定会更好地帮助大学的学生工作者认识到另外一条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鸿沟的原因,进而用更加细腻的方法去做学生的工作。
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行为和成果上,不管是总体比较还是分院校类型比较,均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特别是在需要个体发挥主动性的指标上,如生师互动、探究性学习,以及需要家庭、学校提供关键性教育资源和机会的指标上,如跨文化学习、资源驱动型高影响力教育活动、毕业后升学或出国,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更大。此外,总体上看,“985”工程院校中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更大,尤其体现在合作性学习、在线学习、资源驱动型高影响力教育活动、毕业后升学或出国这几个指标上。另外,这个宣传片里有校领导,但是不官僚。各所大学可以参考一下,如何正确使用学校领导拍摄宣传片,如何正确地跟年轻人说话。
不过,我的一个小担心是,这个宣传片可能会无意间转移人们之前对于国内的知名高校“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批评。的确,你考上我们大学了,我可以想办法去拉平第一代大学生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的距离,但是能不能上好大学、能不能上大学还是要看地方的基础教育啊。
最后,这条宣传片提到的那项研究在这里:
张华峰, 赵琳, 郭菲. 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追踪调查”的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6).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画像--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追踪调查”的分析_爱学术
第一个大学生,寻求的是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寻求的是个体的阶级流动,寻求的是“让一部分人先醒过来”。
我很幸运。我不是第一个大学生,我不必寻求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无意寻求个体的阶级流动,也有义务在“最终实现共同觉醒”的伟业中出一份力。
决定一国命运的,不是这个国家的名校毕业生能凭借个人努力获得多大限度的公平和发展,而是它的流水线工人中午有没有鸡腿吃,修车铺老板有没有通了上下水的房子住。个体的上升流动对整体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体的向上平移。
人们最需要的,不是“机会”,而是只要付出辛劳,就确定能拿到的属于自己的那份报酬。
“机会”,只有在资源匮乏得无法满足每个人的基本所需时,才显得那么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国情。从这个角度讲,每一个被清华录取的人,身上都带着“原罪”。我们占据了一个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名额,那就必须做一些并不是人人都有义务去做的事情。只有第二个第三个的必定存在,第一个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当上大学越来越成为一件“并没有那么稀缺,那么值得骄傲的事”,而“因为修车也可以过得很好,上大学只是一种选择”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大学生”的身份,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你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了第一个大学生。这不叫中国梦,这叫美国梦。
想上大学的人都有大学上,这,才是中国梦。
在很多方面,清华都配不上它的学生。
背负了家庭乃至城市梦想的清华学生们,却要烦恼无处修理自行车、烦恼无法转系、烦恼 GPA 比别的学校低一大截。而更重要的一点,视频中也提到,第一代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往往都存在适应问题。清华这时候做了什么?
任其自生自灭而已。
最后无非也就是有人站在聚光灯下,有人或悄无声息或遍体鳞伤地离开。而在校门外,清华却早已又挑选好了一批充满幻想的孩子。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残酷的大逃杀。
学校能意识到「第一代大学生」这个问题,很可贵,但希望配套措施能跟上来。
纪录片中提到一个数据: 2011-18 年,有70% 的大学新生是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对他们来说,进入大学的每一步,可能都更加孤独。
「第一代大学生」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毕竟恢复高考也就三十来年时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基本都是家里的第一位大学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上一代教育水平的差异,正在逐渐发挥作用。
对此,我们可以看一看一些高等教育发展时间比较长的国家。美国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统计数据表明,第一代大学生和大学同学相比,从事蓝领工作的概率要高 3%,在私人营利性机构从业的概率要低 4%(在美国,非营利机构和政府机构平均收入要低于私人营利性机构)。对于第一代大学生来说,靠教育改变命运,要难于靠教育来维持家庭的社会地位。(来源:https://www.studyinternational.com/news/first-generation-college-students-career-salary/)
作为家里的第二代大学生,我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说这种话有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意味。家里有两位 PhD,对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开挂」一般的作用。这并不是说直接的物质和其他社会资源优势,而是说在熟悉高等教育方面能扮演领路人的角色。比如说,家人会鼓励我从大二大三开始就尝试做研究助理、接触学术活动,在我申请国外研究生的时候,他们能用自己检索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这样的支持能力,虽然我一直抗拒使用,但有时还是感觉,真香。
招生视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好事,但正所谓「行胜于言」,期待能看到更多的行动。有句话说,清华人与人的智商差距,可能会比人和狗还大,这一点在其他方面也有所体现。表面上,大家都是高考的优胜者,但在试卷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有的人,已经习惯了电视镜头,体验过出国游学,接触过学术研究,电脑中有一份双语简历。而有的人,比如一位几年前通过自强计划进入清华的同学,之前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面试」。
就是这样一群人,很快投身于同一场竞赛:大一就开始申请外企和大厂们的实习、大二的时候在竞争出国交换名额,大三开始准备出国和就业,大四的时候大局已定。这场竞赛的规则和技巧,高中课本上不会教,高考不会考,但却是未来人生所必需。
要填补这样的差距,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大学固然要传授知识,但也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社会的规则。如果大学做不到,那么,但上一代趟过路的人们,难免会更容易摸索到那几块重要的石头。